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民政部門開展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問題清理規范和專項整治工作,形成了一波推進亂收費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的熱潮。陜西省民政廳周密部署、扎實推進,“零容忍”“全覆蓋”清理整治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全省納入專項清理整治范圍的行業協會商會2500家,各省級社會團體減免2020年度會費近6000萬元,減輕了企業負擔,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是成立工作專班,明確任務分工
2020年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專項治理行動開展以來,廳黨組專題研究、部署全省規范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成立工作專班,及時向各地市傳達全國會議精神,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
二是聯合下發通知,強化督查檢查
聯合省發改委、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通知,安排部署省級各業務主管單位以及552家省級行業協會商會開展自查抽查工作,加大聯合督察檢查力度,對全省2500余家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清理整治工作實現“全覆蓋”;省民政廳將違規收費和經費管理情況列為行業協會商會2020年度檢查重點內容。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陜西日報、華商網、群眾新聞網、陜西青年網、駱駝巷等多家主流媒體對我省專項清理工作政策、投訴舉報、進展情況做了宣傳報道,為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營造良好工作氛圍。截止目前,省民政廳已排查520家省級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情況,對存在問題的100家及時予以指導規范;省級行業協會商會已陸續報送《收費自查自糾情況表》,各地市全部完成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
下一步,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將按照民政部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持續推進專項清理整治工作,依法查處亂作為、不整改的行業協會商會,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加大事后監督管理力度,聯合督促、檢查各部門、各地市專項清理工作;同時,加強政策宣傳指導,宣傳中省減稅降費利好政策,暢通違規涉企收費投訴舉報渠道,建立健全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長效機制。省民政廳將緊盯亂收費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各項目標任務,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切實做到“我為企業減負擔”,為全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延伸閱讀
央視《焦點訪談》:披“合法”外衣 行非法之事
截至2020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社會組織數量是89.4萬,這些社會組織依法存在,在各個領域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也為我們不斷增加的社會需求發揮作用。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我們需要它們的存在,然而一些非法社會組織,披著“國字號”、穿著“紅馬甲”干著騙錢斂財的勾當。一起來看央視《焦點訪談》的報道(點擊圖片觀看)↓↓

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公開征集涉企亂收費問題線索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稅降費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決制止涉企亂收費,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不合理負擔,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根據有關工作部署,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從1月26日起面向社會征集涉企亂收費的問題線索。

此次征集主要包括五方面內容:
一是政府部門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征收標準、擴大征收范圍、亂攤派等問題;
二是行業協會商會強制入會和強制收費,利用法定職責和行政機關委托、授權事項違規收費,通過評比達標表彰、職業資格認定違規收費等問題;
三是檢驗、檢測、評估、認證、鑒定、公證等中介機構借用行政職能或行政資源壟斷經營、強制服務、不合理收費等問題;
四是水電氣暖等公共事業單位、商業銀行和交通物流、海運口岸等領域強制服務收費、不合理收費等問題;
五是有關執法部門粗放執法、過度執法、以罰代管,以及以疫情防控名義隨意罰款等問題。
企業和群眾可以登錄中國政府網(www.gov.cn)或下載國務院客戶端,進入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專欄,也可以關注中國政府網微信公眾號,進入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小程序反映問題、提供線索。國務院辦公廳將對收到的問題線索進行匯總整理,督促有關地方和部門核查處理。對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重要問題線索,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將直接派員進行督查。經查證屬實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附: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專題征集涉企亂收費問題線索小程序碼

|